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識
- 發布時間:2020-05-28
- 發布者: 百度百科
- 來源: 百度百科
- 閱讀量:
1、房屋的基礎
基礎是建筑物的最下部承重結構,它設在承重墻和柱子的下面,并埋置在土表面以下。基礎的大小、型式取決于荷重大小、土壤性能、材料性質和承重方式。基礎有帶形、柱墩形、筏形和箱形等。
2、建筑物的圍護結構:
圍護結構是建筑物及房間各面的圍擋物。它分透明和不透明兩部分:透明的圍護結構有窗戶、天窗、玻璃屋頂和陽臺門等;不明圍護結構有墻、屋頂和樓板等。按是否同室外空氣直接接觸,又分為外圍護結構和內圍護結構。
3外圍護結構主要指外墻、外窗、外門、屋頂等
4內圍護結構主要指隔墻、樓板、內門和內窗以及地下室頂板等
5、房屋的開間:
房屋的開間是指一個房間兩面橫墻上兩條橫軸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6房屋的進深:
房屋的進深是指一個房間外墻上的縱軸線向內至縱隔墻上縱軸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7、房屋的層高:
層高指房間的地面、樓面至上一層樓地面之間的垂直高度。
8、室內凈高:
從樓、地面面層至吊頂或樓蓋、屋蓋底面之間的有效空間的垂直距離。
9、標高:
標高是地面或建筑物上的一點和作為基準的水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標高有相對標高和絕對標高。相對標高以建筑物首層地面為起始點稱為相對標高的零點,
亦稱正負零±0.00其他各點的標高為相對于標高零點的高度差。絕對標高是以青島黃海的平均海平面高度為起始點而形成的高度差。
10 、建筑的高度
平屋頂建筑物應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層或女兒墻頂點的高度;坡屋頂建筑應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
11、地下室——房間的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為地下室。
12、半地下室——房間的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為半地下室。
13、建筑地基——根據用地性質和使用權屬確定的建筑工程項目的使用場地。
14、用地紅線——各類建筑項目用地的使用權屬范圍的邊
基礎是建筑物的最下部承重結構,它設在承重墻和柱子的下面,并埋置在土表面以下。基礎的大小、型式取決于荷重大小、土壤性能、材料性質和承重方式。基礎有帶形、柱墩形、筏形和箱形等。
2、建筑物的圍護結構:
圍護結構是建筑物及房間各面的圍擋物。它分透明和不透明兩部分:透明的圍護結構有窗戶、天窗、玻璃屋頂和陽臺門等;不明圍護結構有墻、屋頂和樓板等。按是否同室外空氣直接接觸,又分為外圍護結構和內圍護結構。
3外圍護結構主要指外墻、外窗、外門、屋頂等
4內圍護結構主要指隔墻、樓板、內門和內窗以及地下室頂板等
5、房屋的開間:
房屋的開間是指一個房間兩面橫墻上兩條橫軸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6房屋的進深:
房屋的進深是指一個房間外墻上的縱軸線向內至縱隔墻上縱軸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7、房屋的層高:
層高指房間的地面、樓面至上一層樓地面之間的垂直高度。
8、室內凈高:
從樓、地面面層至吊頂或樓蓋、屋蓋底面之間的有效空間的垂直距離。
9、標高:
標高是地面或建筑物上的一點和作為基準的水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標高有相對標高和絕對標高。相對標高以建筑物首層地面為起始點稱為相對標高的零點,
亦稱正負零±0.00其他各點的標高為相對于標高零點的高度差。絕對標高是以青島黃海的平均海平面高度為起始點而形成的高度差。
10 、建筑的高度
平屋頂建筑物應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層或女兒墻頂點的高度;坡屋頂建筑應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
11、地下室——房間的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為地下室。
12、半地下室——房間的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為半地下室。
13、建筑地基——根據用地性質和使用權屬確定的建筑工程項目的使用場地。
14、用地紅線——各類建筑項目用地的使用權屬范圍的邊